文/鎖妮雅
一個夜晚,看見一群人正在發光
故事的起點,是一個週三夜晚的圓山捷運站。張瑞哲(Tony哥)跟著好友金陽,在捷運站外看見一群原本低頭滑手機、毫無精神的年輕人,卻在音樂響起的瞬間,像被喚醒一般跳了起來。
他們的眼神瞬間有了光,動作從沉寂中爆發,每一個節拍都像是在用力地活著。這個畫面深深刺進Tony哥的心中,也成了他日後發起《S+PLUS巔峰舞者》這檔節目的決定性瞬間。
那群年輕人背後有的被霸凌,有的孤僻寡言,有的來自單親家庭,卻都在街舞中找到出口。Tony哥說:「你就會知道,他們不是沒夢想,只是沒有地方可以發光。」
從那個時候,他與金陽持續半年深入圓山現場,與一群舞者建立連結,並開始籌辦小型活動與比賽,串聯熱舞社、舞蹈教室,只為打造一個真正屬於舞者的舞台。他更明白了一件事——街舞並非小眾,只是社會從沒學會傾聽這群人的聲音。

從拒絕到實現:十個人有十個說NO
然而,從感動到實踐並不容易。《S+PLUS巔峰舞者》在構思初期遭遇無數冷眼與拒絕,無論是電視台還是投資者,十之八九都潑下冷水:「沒人看這個」「太小眾了,不值得做」。但Tony哥沒有放棄,專訪中,他堅定地說:「我們看到的世界不是這樣,街舞一點都不小眾,也很感謝三立電視台力挺我們!」
從街頭到舞台,從零資源到落地播出,這個節目是一場逆風的創舉,也是一種堅持夢想的姿態。透過IPLockers團員囂張、小黑、白猴、吊嘎等街舞圈代表人物的參與與故事,Tony哥一次次被感動、被激勵,更堅定了要為他們搭起舞台的信念。

他們讓我無法放棄—舞蹈不只是夢,是信仰
「每一次看到舞者們跳舞時的堅定,還有IPLockers都跳到國際舞台上了還這麼努力堅持著,儘管困難重重還是會想繼續做下去。」Tony哥說。
對他而言,《S+PLUS巔峰舞者》不只是一檔節目,更是一種象徵——象徵一群選擇相信、選擇熱愛、選擇不被體制定義的台灣人。他們不是在表演,而是在用舞蹈活著。他們的存在,值得被看見;而這個節目,就是他們的舞台。
採訪過程中,我深刻感受到,作為出品與監製人,Tony哥對這節目的熱忱不是職責,而是信念。這樣的堅持實屬難得,而我也在現場真切地被那份氛圍與信念打動了。
完整專訪(還有下一集敬請期待):
【作者喜歡寫字與記錄每一個值得被看見的瞬間!更多創作同步分享在 Facebook,歡迎追蹤:鎖妮雅臉書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