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鎖妮雅
即便《主廚三星夢:巴黎篇》(Grand Maison Paris)上映後因「版本差異」引發觀眾熱議,但我們仍誠摯推薦:這是一部值得走進戲院、細細品味、靜靜感受的誠意之作。

回歸作品本身:這是一道慢火熬製的電影料理
《主廚三星夢:巴黎篇》不靠戲劇性高潮取勝,而是透過溫柔內斂的敘事節奏,帶出主廚對夢想的執著、對創傷的自癒,與對料理的初心,就像一道手工慢煮的料理,不浮誇卻餘韻深長。
前半段溫柔鋪陳,從角色的低潮、掙扎到重拾信念,令人想起年少輕狂時為夢想奮不顧身的自己。那種不計代價、只為前進一步的衝勁與純粹,在銀幕上再次被點燃,也讓許多觀眾忍不住熱淚盈眶。
首演日片,讓他跟木村拓哉(右)日韓男神夢幻聯動-1-1024x683.jpg)


木村拓哉(Takuya Kimura)飾演的主廚,是經歷挫敗後重返廚房的靈魂人物;玉澤演飾演的甜點師傅,則以近乎執著的態度追求完美;而鈴木京香(Kyoka Suzuki)飾演的副主廚,則以冷靜穩重撐起整個團隊的情緒。
他們來自不同背景、擁有不同性格,卻有一個共通點——都願為夢想孤注一擲。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寫照嗎?不同性格、不同文化背景、不同成長經歷,卻都懷抱著「想更好、想前進」的那顆心。
食物不只是味道,更是我們的故事
尤其電影後段,透過美食部落客方式的配音口白,緩緩介紹每一道料理,看似是食物的介紹,實則層層堆疊出主角們內心的記憶與情感。那不只是廚藝,而是一場藝術的織錦,每一道料理都是一行詩,細膩地將人生的苦與甘層層堆疊、緩緩鋪展,靜靜卻激昂地打進人心。
很享受這種含蓄而深刻的敘事風格,蘊藏著濃厚的亞洲文化底蘊與情感節奏,是我們亞洲文化獨有的溫柔與深情。
我們一路長大,也一路在失去、在學習和嘗試,人生正是由這些五味雜陳的經歷,才成為「現在的我們」。如果太平,便無味;如果太完美,反而不真實且單調。《主廚三星夢:巴黎篇》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,卻有著像彈力球般越彈越深的情感張力,讓人看完後久久無法平靜。
這部電影像是在告訴我們人生沒有正解,但每一條路都值得走一遍!

如果你曾喜歡《五星主廚快餐車》(Chef)、《小小的廚房》(La Brigade)……
那你一定會喜歡這部片。它同樣結合了夢想、人生轉折與料理魅力,是今年最溫柔、也最誠懇的觀影選擇之一。
你可能不會在劇中看見熟悉的身影,卻會看見料理如何悄悄改變一個人,也會在那道湯起鍋時的蒸氣裡,看見那個倔強、從未放棄的自己。